15年發展歷程 一體化定制服務
主要意義
使企業明晰世界專利的動態、避免重復研發與資金浪費,對企業而言功勞甚大。由于全世界專利眾多,且具有優先權的特征,任何人都不能保證自己的想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能想到的發明專利,別人很有可能也想到,所以任何個人和企業在申請專利前,都應認真檢索——是否自己的想法已經被別人實現,是否專利已經出現在世界各大專利局的數據庫中而不自知。
專利研究和申請切不能存有僥幸心理,據不完全統計,各國因未查閱專利文獻、使研究課題失去價值,每年造成的損失數以十億計,間接損失就更多了,我國在“七五”期間,大眾企業的近萬個課題,約有三分之二都是重復研究。
所以,專利檢索對于企業的成長,對于全球生產力的節省與提高,是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的。
專利檢索成為專利人和企業之間的一座橋梁,為推動專利轉化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專利人只需提供:專利名稱、專利人姓名、專利號等其中任何一項,企業就可以通過專利檢索來查詢專利的真實性和法律狀態等。
查詢途徑
1.專利查詢可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公開的數據庫中進行一般查詢;也可以委托專利檢索中心進行專業的查詢。例如,哲力專利查詢網。
2、分析所要查詢專利的類型
在中國,專利類型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外觀專利三種,確定大概查詢專利的類型才能進行查詢。
3、如果有專利號/申請號:可以直接在專利號/申請號一欄里輸入即可
專利分類
發明專利
針對產品、方法或者產品、方法的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可以申請發明專利;
實用新型專利
針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外觀設計專利
針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可以申請外觀設計專利。
專利好處
1、專利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2、企業將科研成果申請專利,是企業實施專利戰略的基礎。
3、專利的質量與數量是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的體現,是企業在該行業身份及地位的象征。
4、企業通過應用專利制度可以獲得長期的利益回報。
5、企業擁有專利是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基金等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的必要前提條件
什么是企業專利專題數據庫
企業專利專題數據庫是針對特定企業專利信息建立的專題數據庫,包括企業所涉及全部產品和技術,能對各專業領域的研究成果有效總結,并以邏輯性強、規律排布的方式供人檢索查詢,是開展企業專利情報分析的基礎。專利專題數據庫主要由專利信息數據和數據庫支撐軟件構成。
建立企業專利數據庫的意義
專利信息可以幫助我們充分了解競爭環境,借鑒已有技術、避免專利糾紛,客觀制定競爭策略。例如,通過地域性分析,了解在世界各國的商業機會和專利壁壘;通過技術分析了解現有技術類別和替代產品;通過申請人分析,了解競爭對手的技術創新動態等等。
借助企業專題數據庫進行綜合分析,專利信息就會成為競爭決策的重要情報,這對于競爭決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市場分析、產品選擇、跟蹤競爭對手等方面,企業專題數據庫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戰略性情報資源。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主要內容:
(1)有效利用專利信息的必然趨勢。目前公開的國內專利文獻數量已經達到了近300余萬件,全球的專利文獻已經達到了五千萬件以上,是一個非常浩大的信息資源庫。如果不系統的從戰略高度角度去考慮,專利文獻不過是一篇篇孤立的技術資料,它所包含的潛在價值也不可能被充分利用。
(2)免費專利網站功能的限制和互聯網查詢的高風險性。目前世界各國均提供免費網站供檢索查詢,不同的檢索系統在使用上存在著較多的功能限制和不便之處;同時,對于有保密要求的單位,經常直接在互聯網上查詢,存在著極高的風險,極不利于企事業單位技術保密工作。
(3)對專利信息價值的充分挖掘和相關軟件系統的二次開發的需要。目前,通過相關渠道獲得的專利信息主要是原始文獻信息,如果想進行信息的深入挖掘和應用,就非常有必要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二次加工來升值為專利情報。
(4)借助專題數據庫進行綜合分析,幫助我們充分了解競爭環境,借鑒已有技術、避免專利糾紛等,可以對國家科技發展戰略、企業經營發展戰略、科研開發計劃、技術貿易等決策的制定提供幫助。
由此可見,專利專題數據庫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所認可,但同時也要注意,專利專題數據庫需要進行不斷的進行更新和維護,才能建設成為適合于本行業內技術人員使用的情報資源,并充分發揮其效能。
什么是專利預警
專利預警體系是指通過收集與分析本行業技術領域及相關技術領域的專利信息和國內外市場信息,了解競爭對手在做什么,把可能發生專利糾紛的前兆及可能產生的危害、建議采取的對策措施及時告知相關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及業內企業;同時發布專利權被侵害的信息,建議行業組織和業內企業采取應對措施的機制。
企業專利預警在廣義上指企業在生產、經營全過程中進行專利情報分析,對專利風險進行警示和主動防范的機制。
專利預警機制有什么作用
1、分析競爭對手關鍵專利,了解自身產品上市或出口是否可能侵權,從而為企業規避損失。
2、分析競爭對手專利及產品信息,了解自身專利被侵權的可能,從而通過防御、許可、轉讓、訴訟等方式實現自身專利潛在價值。
3、分析行業技術專利申請趨勢,為企業自身研發方向提供思路。
專利預警機制的流程有哪些
1、信息的檢測和采集:采集專利申請和授權信息、涉外專利爭議的糾紛信息、國家重大貿易、科技、投資和技術標準制定活動中的專利信息。
2、數據分析:開放專利預警分析軟件,建立專利指標體系;組織專家評估和論證,提供專利預警分析報告。
3、專利預警信息發布:使企業隨時掌握國際上軟件發展狀況和知識產權保護動態。
4、專利預警信息反饋:進行后續跟蹤,并對預警分析意見進一步修正。
專利運營一詞在近幾年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似乎突然就成為了業界的香餑餑。那么專利運營究竟是什么高大上的東東,是不是每家企業都需要專利運營,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介紹。
一、什么是專利運營
專利運營的本質,是以專利申請、專利權為運營對象,以市場化運作為手段,將專利的創造、布局、運籌、經營嵌入企業的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的運作過程中,促進優化企業創新資源的整合和資源配置結構的優化,從而實現專利市場經濟價值最大化的行為。簡而言之,就是將專利轉化為經濟價值。
可見,專利運營中最重要的客體是專利,沒有專利申請或專利權,自然也就談不上專利運營了。近幾年發生的蘋果三星專利戰、谷歌收購摩托羅拉、華為向愛立信支付專利許可費、小米積極購買美國專利,其實都是典型的專利運營事件。
二、專利運營的模式
專利運營所涉及的專利運用方式主要包括專利的布局、組合、托管、轉讓、許可、融資、作價入股、構建專利池、形成技術標準、專利訴訟等。專利運營的模式介紹幾種:
1.研發實體(企業模式):如IBM公司集中管理運營模式、東芝公司分散管理運營模式。IBM公司設有知識產權管理總部,副總裁出任部長,負責處理所有與公司業務有關的知識產權事務;知識產權管理總部內設兩大部:專利部和法務部(獨立于公司的法務部);專利部下設五個技術領域,每個技術領域由一名專利律師擔任經理。
2.專利池:必要專利的集合平臺,由多個提供必要專利的專利權人集合起來相互或向第三方授權許可。
3.NPE模式:非生產實體企業,主要以收購、委托研發等方式獲取專利并通過專利訴訟、許可等方式獲利。如進攻型NPE公司美國高智(Intellectual Ventures)、防御性NPE公司RPX。
4.政府主導模式:由政府出資建立專利基金,幫助企業管理專利、提升專利經濟價值、應對跨國專利訴訟。
5.服務平臺模式:提供專利交易、成果轉化的非政府性知識產權運營機構。
對于企業而言,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應該選擇合適的專利運作方式。對于初創型企業,其專利運營的主要方向應當是專利布局、專利申請;當該企業進入產品市場階段,需要對專利進行組合、轉讓、許可;當企業成長為龍頭甚至跨國公司,需要專利組合、質押融資、股權投資;當企業發展到產業階段,應當積極考慮構建專利池、參與技術標準、許可轉讓談判。華為成長為全球專利運營企業,有許多值得國內企業的借鑒之處。其一就是華為將專利資產視為專利運營的基礎,并有著面向商業的專利申請策略,注重專利數量兼專利質量;其二是有一個懂技術、懂專利、懂金融的專家團隊;其三是有多元化的專利運營手段。
三、專利價值評估
任何一種專利運用方式、專利運營模式都應當以專利價值評估作為基礎,專利價值評估即包括專利的法律價值、技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目前比較流行的專利價值評估采取專利價值度(Patent Value Degree, PVD),包括法律價值度(LVD)、技術價值度(TVD)和經濟價值度(EVD)。其中,法律價值度可以從專利權穩定性、可規避性、依賴性、專利侵權可判定性、有效期、多國申請、專利許可狀況進行判斷,技術價值度可以從技術先進性、行業發展趨勢、適用范圍、配套技術依存度、技術壽命周期、可替代性、技術成熟度進行判斷,經濟價值度可以從市場應用、市場規模前景、市場占有率、競爭情況、專利已實現收益、政策適應性、市場準入進行判斷。每項指標的分值可以參考:
總結
專利運營并不是什么很高大上的東東,但是要以具有專利質量的一定專利數量為基礎,除了專利本身,還需要有運營團隊。專利運營是專利質量和數量基礎的上層建筑,專利運營的實施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司法環境、創新環境),而創造并維護良好生態環境,是每一個專利人的責任。